点击看大图
 
  北京日报
  容榕以歌为伴   1995年7月17日
 
 

,,人生是缘,容榕与音乐的缘分非浅。她六岁坐在钢琴前,十岁站在北京市少年宫合唱团队列中,十二岁把她创作的歌曲发表在《天津歌声》杂志上,十七岁录制了盒带《十七岁感觉》,二十二岁的今天,她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专辑《风风雨雨相伴过》,由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制作出版。其实,容榕和音乐的缘分与生俱来,她父亲是总政歌舞团的作曲家,母亲是音乐教师,难怪她要说:"音乐对我来说,好像是一种融入骨髓、化入灵魂的东西。很小我就感觉到它就像我忠贞不渝地朋友,就像另一个我,无时无刻不与我相遇,带给我安慰与快乐,驱赶寂寞与悲伤。"

,,容榕以歌为伴,活得并不轻松。因为她不仅是向音乐索取,还要为音乐付出,尤其是参加了中国少儿活动中心少女合唱团以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排练中度过。除了上课,就是唱歌。别的孩子也许会感到单调,她却觉得有趣。夏天没有空调,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屋里唱;冬天刮风下雪,从没有向老师请过假。容榕和她的伙伴们,沐浴在德彪西的《月光》里,陶醉在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中,几乎唱遍了世界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几百首歌曲。在杨鸿年老师的带领下,合唱团出访过美国、日本、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被世界童声合唱组织称为世界上最优美的童声合唱团之一。至今,容榕还十分留恋在合唱团度过的日日夜夜,"在天籁般纯净的音乐中,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只感觉美与神圣。"

,,说来有趣,容榕从最初在传统音乐的熏陶下反感流行音乐,结果却义无返顾地创作、演唱流行歌曲。容榕认为“流行歌曲”也应该融入经典音乐的净化。况且,歌曲只要能打动人,就不要管它是什么唱法。"实际上,容榕早在1988年,就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独唱比赛中的第一名,1990年又获得中学生歌手"和平杯"大奖赛第一名。尽管在这些比赛中,她都不是用通俗唱法,可她注意到通俗唱法也有可贵之处。容榕是以声乐成绩和文化课成绩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她从郭淑珍教授那里学到了对歌唱艺术的一丝不苟。正是由于先后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班和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和深造,才使容榕在歌坛露出才女歌手的特点。在最近出版的《风风雨雨相伴过》这盘专辑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她风格各异的创作歌曲和颇有功底的演唱技巧。